兒童畫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、色彩構圖等有其自己的特點。兒童畫好的造型,由于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。因此,兒童筆下的形象往往與現實的對象有很大的差……下面來看看襄陽兒童畫美術培訓有哪些?
兒童畫好的造型,由于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。因此,兒童筆下的形象往往與現實的對象有很大的差距,有時夸張,有時削弱,有時濃烈,有時淡雅。他們不從物體的外貌上追求形體的透視、比例,盡情夸張,卻收到意外的效果。兒童畫在造型時,還有一些獨特的創造。比如人頭的仰視是不好畫的,這在成人畫家處理起來也是感到棘手的,兒童竟以其特殊的方式加以處理。有個5歲的小朋友畫看星星的娃娃,把正面的人頭反著畫,動態感一下就畫出來了。兒童的觀察力是簡單的,他只緊緊地抓住那“動”的特征就行了,別的不去管。抓特征,屬于一種整體的觀察方法,只有大量去掉非特征性的枝節,才可能從大體上保持住特征,這種從整體觀察事物的方法,正是兒童觀察事物的突出特點。
神似形似
兒童畫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,兒童由于生理特征關系和知識局限,他們做不到面面俱到,無法分析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。兒童畫人,頭的比例常常很大,而頭上的眼睛也很大。因為兒童看人首先吸引他的是人的頭部,在頭部上又總是人的眼睛。一個嬰兒,當媽媽俯身去抱他的時候,他總是緊緊地盯著媽媽的眼睛,而當他能拿起筆來作畫的時候,這種觀察方法就從畫面上反映出來了。兒童處于發育生長階段,他們幼小的手缺少強健的肌肉,沒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繪對象。然而他們又力圖控制自己,使筆下的線條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揚頓挫的偶然效果及獨特的稚趣,講神似不求形似,使人看后嘆為觀止。
色彩特征
兒童對色彩的認識是單純的,他們很少注意生活中豐富的多層次的灰色調。在他們的眼里,紅的就是紅的,綠的就是綠的,藍的就是藍的,不會將紅色從色性分為冷紅和暖紅色,這些他們不去考慮的。在表現上,他們還大大夸張其色彩的程度,如藍色的海水,他們可以用純湖藍色去表現;而太陽,用大紅或朱紅去表現,他們對色彩的認識十分執著,沒有哪一個孩子肯把大公雞的冠子畫成綠色的。于是,兒童在色彩未經調合的情況下,大膽地使用對比色,用純度較高的原色取得畫面響亮的效果,形成粗獷、明快、樸實、熱烈的色彩風格。這種天真稚拙的、跳躍的、富有節奏感的色彩,與它的造型特點有機地統一了起來。
繪畫語言
兒童的繪畫語言,熾熱的情感,特殊的魅力影響著畫壇的成人。許多畫家收藏兒童畫、臨摹兒童畫,學習兒童富于活力的造型方法,學習兒童大膽、直率、樸實地表達主觀感受。世界知名的大畫家如馬蒂斯、畢加索、克利、齊白石、關良等均研究兒童的藝術語言進行藝術創作?,F代兒童題材畫家李平凡、溫泉源、陳永鎮等人的繪畫作品中,都可以看到兒童畫對他們的影響。為什么畫家到高級階段轉而去向低級階段學習呢?這就要去研究一下兒童為什么作畫,兒童畫在繪畫藝術中究竟處于什么位置。
繪畫并非是所有的人都喜愛的一種藝術表達手段,但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喜歡畫畫,它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某一階段。七歲以前的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有限,書面表達能力更談不上,而現實世界所給予他們的感情沖動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抓起筆來,涂抹他們所看到的一切,于是畫起畫來。而當他們有了其它的表達能力時,有的人就不再畫畫了,如上學后的兒童畫畫的少于學齡前的,中學生少于小學生,大學生更少于中學生了。